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评论 > 慈善公益报>媒体观点

我国逾942万残疾人就业是怎样实现的

时间2018-08-08 10:20:54   来源:慈善公益报 

 


 

      据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乡残疾人就业人数是942.1万人。残疾人就业,有哪些特点、难点?怎么帮助残疾人找到适合的岗位?未来还需要哪些相关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 

就业扶持有哪些?

      据中国残联统计,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超过100万。截至2017年底,在全国持有残疾人证的就业年龄段的1755.3万城乡残疾人中,已就业残疾人942.1万。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张新龙表示,近年来,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中国残联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建设全国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实名制信息系统。目前各级残联已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实名制信息系统,即全国近1800万城乡持证残疾人都有就业和培训状况的基础档案,且实现动态更新。
      不断完善扶持和保护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中国残联通过加强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使之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广泛开展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残联联合开展以就业困难残疾人为重点援助对象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每年帮助数万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组团参加了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年度残疾人岗位精英竞赛已成常态,省、市、县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持续开展,有效调动了广大残疾人比学技能的积极性。

就业质量咋提高?

    张新龙认为,要让广大残疾人增加收入,实现更加充分和更加高质量的就业,还存在不少困难。如残疾人就业规模增加缓慢、就业层次仍不高,有的残疾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培训供给不足,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残疾人就业存在潜在影响,少数用人单位不积极履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认为,改善残疾人就业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从数量考核向质量考核转向。从就业质量看,多数残疾人从事临时性工作、灵活就业以及小本经营,就业质量不高。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追求个性化发展,对上述职业不感兴趣,即使失业也不愿将就就业。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转变残疾人就业服务方式,今后应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就业支持,尤其是要加强残疾人与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按比例就业。按比例就业容量大,就业质量高,也有利于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因此应该成为残疾人的主要就业渠道;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就业能力;消除就业歧视,构建公平就业环境。完善残疾人法律救济制度,切实保障其权利的行使。
  
怎样拓宽就业路?

  张新龙表示,中国残联将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和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聚焦残疾高校毕业生和农村贫困残疾人,统筹推进城乡残疾人就业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让已出台的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进一步落地。形成多方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认真落实好各项就业扶贫行动,开展“一户一策”就业扶贫项目,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致富。
  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新形式新模式。目前,我国服务业已经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渠道,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应大力扶持残疾人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领域充分就业。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探索通过网络、电商平台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重点抓好残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好一对一就业服务。
  同时,要面向基层大力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配合,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共享。让残疾人就业实名数据,成为反映残疾人需求、制定残疾人就业政策、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此外,要引导用人单位履行按比例就业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就业社会环境,加大奖惩力度。(潘 跃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慈善筹款平台需凝聚而不是伤害善心
下一篇:我们为何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