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评论 > 慈善公益报>时评

【8】每个人都需惜时如金 勤奋学习

时间2018-06-11 09:57:44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 善 路 上》 一书选粹之八

每个人都需惜时如金 勤奋学习

 

      我们身边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不成功,有的人干脆混了一生。原因在哪里?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都有,但关键是主观原因。而在各种主观原因中,学习又占有相当的重要位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是终身的要务,但关键又是青年时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因此要惜时如金。


要格外珍惜青春时光


      年轻人工资不高,底子不厚,工作又累,还要成家立业,成家后还要养家糊口,正是攻关、爬坡的最艰难的时期;但同时更应当看到,这又是我们最年轻、精力旺盛、朝气蓬勃、求知欲强的人生最宝贵的时期。青年时期过得怎么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一生。当今社会上流行一种浮躁的心态和风气,什么“游戏人生”“享受生活”“欢乐每一天”等。这当然是对以往多年来片面倡导的教条主义的苦行僧式生活方式的一种逆反和解放,但又滑到了另一个极端,纯属对青少年的一种误导,是对八旗子弟式的、日本浪人式的、西方嬉皮士式的生活方式的讴歌。盲目地跟着这种污流走,只能注定你人生的颓废和失败。因此我提醒大家对这种思潮要保持高度警惕,千万不要上当。

      人生苦短,几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勤也一生,懒也一生。人与人相比,智商能差多少?差不多。人们的体力、精力、智力有差别,但差别不大。体力、精力、智力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差别在于勤的人知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去追求奋斗目标,实现自身价值;而懒的人则在白白浪费自己的宝贵资源,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虚度一生,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因此要特别珍惜我们的每一天,塌下心来读些书,如饥似渴地学些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积累自己、充实自己。

      当然,我所说的惜时如金,也并不是提倡“头悬梁,锥刺股”,“起五更,睡半夜”。毛泽东主席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上学时,曾写过一副对联自勉,上联是“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下联是“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强调的是持之以恒,而不主张起早贪黑。鲁迅先生也讲自己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并强调“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因此,大家只要把工作、生活之余的时间划拉划拉,归置归置,有效地利用起来学习,就已经是相当好学、非常勤奋了!


要科学安排学习计划


      “开卷有益”,这句老话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句话主要是从强调看书的重要性的角度讲的,就是说不管看什么书,看就比不看好;而不能片面理解为不管什么书,打开就看。就好像孔子讲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乎?为之,犹贤乎已。”强调的是人总得干点事,哪怕掷掷骰子下下棋,也比什么都不干强。但孔子绝不是提倡人们去掷骰子下棋。对“开卷有益”的理解也是如此,不能片面。因此读书学习要有选择有计划。在当前高度信息化时代,不用开卷,各种信息,各种真知识、伪知识滚滚而来,什么文化快餐、水煮四大名著、麻辣诸子百家、戏说历史、笑谈人生等各种花色的东西比比皆是。这种真伪混杂、良莠不齐的被污染的知识海洋,是与我们眼下那种喧嚣浮躁的社会风气相关联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最敬重的是那种耐得住寂寞、清静,在名利场中不为所动,真正静下心来、沉下气来,老老实实地学点东西、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的人。我坚信,归根到底事业是靠这样的人来成就,历史也是靠这样的人去推动的。

      我的意思是说,学习要有方向、有主见、有安排;要不跟风、不追星、不随大流;要多吃正餐,少吃快餐。学习没有捷径,但需要讲方法。要真正学点东西,还是要看经典、看原著,这是最正宗、最扎实可靠的追求知识的正路。快餐可以吃点,但应作为零食,不能当正餐。学经典的东西可能苦点儿、慢点儿,但学一点儿是一点儿,是真正经过自己学习、消化、吸收的。而图快、图省事、吃快餐,只能是拾人牙慧、浮皮潦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连知其然都做不到,被戏说所戏,或以讹传讹。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好。

      学什么好?我看是因人而异。但不管学什么,都要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学,千万不能东一头西一头、浅尝辄止。要一个时期死死抓住一个专题不放,来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直到把这个专题搞明白了,弄清楚了;不是“雾里看花”,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再换专题。刚才我讲了学什么要因人而异,但我觉得有些专题是带共性的,作为有志青年都应在精力还充沛的时候好好研究一下。

      比如哲学,这是对每个人都有用的学问。尤其是唯物辩证法,它是管你终身,管你怎么做人、怎么处世、怎么看问题,甚至怎么行动的一门大学问。真正搞懂了,做人就会不偏激、不浮躁;做事不飘忽、不逾矩;分析问题能抓住实质,处理问题能入情入理,提高成功率。借用老子的话来说,确实是“非常道”,不是一般的学问,都应该认真学一学。

      再如文学历史,不管你往哪个方向发展,恐怕都得有点文学历史底子,这是个基础,也是底蕴。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就可能参不透现实当中一些事,看不透现实当中一些人。因为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一些社会现象,在悠久的历史当中都能够找到影子或痕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规律性,鉴古可以知今,也可以预见一些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嘛。

      至于文学,其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有的人说话、写文章显得俗,而有的人显得雅?为什么有的显得浅薄乏味,而有的显得敦厚、耐人寻味?除了思想深刻不深刻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底蕴深厚不深厚。大家知道,文字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写一手好文章,是机关工作非常重要的能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进步的快慢。文字能力的提高需要多写,也需要多读,正如杜甫诗句说的那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总之,学习要有专题、有计划,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要注意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充电的目的是为了发力。如果说中学、大学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应试目的的话,那么我们现在所讲的学习就没有丝毫应试色彩了。学习的目的完全为了用,为了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是为了提高工作能力,强化从事慈善工作的后劲。只有这样定位,学习才有动力、有方向。

      慈善工作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领域。我们学习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主题,紧密联系自己的岗位要求,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把相关问题研究透,不能满足于泛泛地知道个大概、总结个面上情况,而要真正地钻研进去。比如说,我们能不能把中国古今慈善的大致脉络说清楚;能不能把散见于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的相关条文融会贯通,把当前中国慈善工作基本要求讲清楚;能不能把当前国际上的现代慈善状况讲清楚。要把慈善这个大题目细化为一系列的小专题,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研究透,才能出成果,才能在当下纷繁复杂、七嘴八舌的乱哄哄的慈善舆论场中不犯晕,不转向。大家的学习成果出来了,中华慈善总会的整体水平也就进一步提高了。

      人的一生也就是几十年的时间。当然,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希望在座的同志中多出现几个百岁老人,使年龄达到三位数字。但作为大多数还是两位数字,几十年。大家的时光很好,岗位很好,氛围很好,希望大家珍惜宝贵时光,在任何时候、任何具体岗位上都要勤于学习、勤于实践,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和行动书写自己的成功!

      (节选自2014年3月7日在中华慈善总会模拟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本文作者:李本公)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新华社评论员:扬合作风帆 谋共同发展
下一篇:【9】爱的收获,收获的爱 ——《爱育蓓蕾》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