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评论 > 慈善公益报>时评

【9】爱的收获,收获的爱 ——《爱育蓓蕾》序言

时间2018-06-13 14:28:40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 善 路 上》 一书选粹之九

爱的收获,收获的爱

——《爱育蓓蕾》序言

 

      一名小学生说:“《慈善读本》是心灵的导师,它为我阐述了爱之真谛;《慈善读本》是魔法师,它把一只不灭的暖炉放在了我的心里;《慈善读本》是‘吹风机’,它吹走了我的私心和不良习气。”

      一名中学生说:“作为学生,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结合自身条件去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温暖,这也是一种慈善。”

      一名教师说:“我要把《慈善读本》的精髓融入教育教学中,把我的理想、我的爱奉献给同学们。”

      一名教育局局长说:“《慈善读本》在校园传播后,学生们爱读悦读,也得到家长们的好评。”

      一名学生家长说:“《慈善读本》在孩子心里播撒了慈善的种子,并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

      一名慈善会会长说:“以《慈善读本》为载体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慈善会的种子工程、基因工程。”

      一名新闻记者说:“慈善激活校园文化。”

      在这里,我们欣喜地看到、真切地感受到一种使人慰藉的实实在在的成果,看到以《慈善读本》捐赠为载体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校园阳光下爱的收获,收获的爱。

      这种爱体现在这本书收集的200余篇“万达”杯“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的稿件中,体现在那一行行鲜活生动、真挚感人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有趣、有益的活动和阅读中对慈善有了一种新奇、美好的感悟,一种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慈善意识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然萌生,一种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正能量正在他们慢慢长大的身躯里快速聚集。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慈善阅读与慈善活动中,聪慧的眼睛变得更加明亮。因为他们都有了新的更加美好的发现,他们发现了自己身边更多善良更多富于爱心的人和事,也发现了自己的心灵是多么美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愉快,也有了更多美好的憧憬。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校园慈善文化的浓郁氛围里用自己善良的智慧、美好的行动、隽秀的文笔对《慈善读本》进行了生动、鲜活的诠释和补充。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发挥得更加酣畅淋漓,道德品质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映现出太阳美丽而温暖的光辉。

      我们看到,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慈善读本》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心田,对校园慈善文化的传播兴起,表现出极大的热忱,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与支持。他们不但在为人师表方面有了令人惊喜的表现,而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慈善文化方面积累了开创性的经验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征文来稿反映出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们对理解慈善、奉献爱心怀有本能的需求与渴望,反映出同学们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的可喜变化。一些学生对善与爱的真诚让人看到民族的希望。

      我们高兴地看到,慈善雨露的播洒,正孕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慈善青苗!

      本书收录的《慈善读本》读后感、“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稿件只是众多稿件中很少的一部分。在万达集团的慈善资助下,中华慈善总会借助《慈善》杂志这个慈善文化阵地开展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在全国接受《慈善读本》捐赠的中小学校受到普遍欢迎和热烈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的中小学生写出的征文稿件超过50万篇。各地教育局、慈善会都创造性发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使这一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吸引力、影响力,收到了更加明显的效果。一些地方慈善会还和教育局及新闻媒体合作,在当地开展征文评选活动,出版征文选集,奖励优秀小作者。这是校园慈善文化中爱的收获,也是校园慈善文化中收获的爱。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慈善事业发展中一个新的跨越,是从物质慈善向物质慈善与精神慈善并重发展的重要一步。这是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会在慈善领域的一个全新尝试,也是在慈善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为慈善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做不懈的努力,做更多的贡献。(本文作者:李本公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8】每个人都需惜时如金 勤奋学习
下一篇:“捐一块返十块”慈善捐款活动系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