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慈善公益报>要闻

把优质培训送到企业、社区与田间地头

时间2019-11-24 16:57:03   来源:慈善公益报 

 


 

 职业院校将获重点支持

把优质培训送到企业、社区与田间地头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希文近年来,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的培训存在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不高、课程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推动职业院校敞开校门,积极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职业培训,既有利于支持和促进就业创业,也有利于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能力。

 

老龄社会需提高劳动力素质

 

      1999年,我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今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第二十个年头,老年人口数从1999年的1.31亿攀升至2.49亿。来自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而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统计表明,我国养老护理员仅有30万人,远不能满足需求。面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巨大缺口,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在职在岗劳动力的素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保障老年群体正常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2年,使职业院校成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重点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一大批培训资源库和典型培训项目;培养一大批能够同时承担学历教育和培训任务的教师。

      “专业照护人才短缺是构建养老照护体系的瓶颈性问题。”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要建立完善养老服务职业体系,除了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术等级认定,还可以设立养老“照护师”职业;吸纳更多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随着《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国的职业院校有望大力开展各种养老服务技能培训,有力服务于行业企业和社区居民,为满足人民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

 

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补贴性培训

 

      职业培训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急需提高在职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这些都需要有强有力的职业培训支撑才能实现。职业院校主动抓好职业培训,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改善民生、精准扶贫。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行动计划》的实施,将实现部门统筹协同、产教融合联动。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退役军人、国资委、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之间统筹协同,调动行业企业广泛参与,产教之间融合联动,形成共同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合力。

      11月1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补贴性培训。对承担任务较重的职业院校,在原总量基础上及时核增所需绩效工资总量。在内部分配时向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

      同时,各部门还将全面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应享尽享。加快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参训人员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鼓励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接受学历教育,培训成果按规定兑换学分。

      今后,职业院校将面向重点人群,协同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参训人员共同开发一批优质培训资源,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资源库,针对不同的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开展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培训,把高质量的培训送到生产车间一线和田间地头。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各地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成效显著
下一篇:民政部对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作出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