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人物 > 慈善公益报>慈善企业家

惠泽学子路 福润桑梓长

时间2019-05-10 15:45:31   来源:慈善公益报 

 


 

 惠泽学子路 福润桑梓长

——记鸭王集团公司董事长、慈善家范臻
 
 
      慈善公益报(郭贵灵  本报记者  李济慈每年盛夏时节,甘肃省灵台县师生奖(助)学金发放仪式总会在灵台一中如期举行。仪式现场,人们也总能见到那个熟悉而亲切的身影。仍旧是白衣黑裤、平易近人、笑容可掬;仍旧是热忱勉励、谆谆叮咛、殷切期望。自2005年起,连续14年,每年此时,他便准时赴约,为成绩突出的教师颁发“育才奖”,为高考文理科前三名及家庭困难学生颁发奖、助学金。
      他就是范臻,祖籍甘肃灵台的知名企业家,鸭王集团公司董事长,上海市甘肃商会会长,“范臻奖(助)学金”创建者。

游子故乡情 树高思报本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在外闯荡更念故乡情。”为了引导家乡有志青年创业,范臻尽己所能积极扶持乡亲外出就业,在他的鸭王集团旗下,集结了包括灵台在内的平凉籍员工706名。然而,萦绕他心中的始终有一个难以割舍的助学梦。
      当年虽然家境贫寒,但在家人的坚持和自己的努力下他上完了高中,有幸步入大学深造。可是和他同为寒门学子的许多同学,却不得不中途辍学,当起了庄稼汉。那时的他心里便有了一个梦想:有能力时一定要在帮助乡亲们解决孩子上学难上出把力。企业刚刚起步,这一夙愿更加强烈。
      2004年10月,“范臻奖(助)学金”进入落实阶段。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很多商界朋友都建议他把奖学金设在北京或上海,这样的慈善行动可以受到当地领导与媒体的重视,更有利于开拓市场,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好商机。但范臻拒绝了,他说“奖学金必须设在灵台。”虽然商人最先应该考虑商业效益,但在范臻看来,奖学金不是生意,应该设到最需要的地方。设在北京上海只是锦上添花,而设在灵台则是雪中送炭。他珍视辛苦打拼的收益,但他更牵挂家乡父老的盼望与莘莘学子的渴求。
      2005年5月,为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及母校的培育之情,范臻回到灵台,设立了“范臻奖学金”,以奖励灵台县每年高考成绩优秀的学子。后来,为了帮助更多家境贫寒的学子实现大学梦想,他又增设了助学金,以资助高中年级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此后每年,范臻和夫人修忠总要在高考结束后返回家乡,来母校亲自颁发奖(助)学金。
      14年间,范臻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的善举,在家乡产生了深远影响。“范臻奖(助)学金”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鼓励和支持,更是传递了一份爱心、一份乡情、一份感恩、一份靠努力创建美好人生的精神力量。

灵台有良木 感恩雨露情

      14年来,“范臻奖(助)学金”累计发放98.5万元,先后有22名教师受到奖励,344名学子在范臻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14年间,他设立的“范臻奖(助)学金”早已成为一项荣耀、一种力量,鼓舞着灵台教师勤恳育人,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灵台学子奋发图强。在范臻助学行动的感召下,灵台尊师重教的风气更趋浓厚,各种形式的助学项目日益增多,扩展了城乡学子飞跃龙门的渠道。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灵台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各级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上线率连年处于全市领先位置。
      正如许多接受奖励与资助的学生所说,“范臻奖(助)学金”不仅为他们这些寒门学子解决了上学的燃眉之急,更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感触一位企业家、慈善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让一种为梦想不懈奋斗的坚韧精神和面对困难奋发超越的胆识及勇气,成为他们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如今受他资助的学生中,有人迈入清华、北大、复旦等高等学府,有人漂洋过海在国外发展,有人学成归来正为家乡发展挥洒汗水,更有许多人成为国家重点科研院所的博士、党政机关公务员、自主创业的企业家。“范臻奖(助)学金”如同一座桥梁,让他们得以登上成功的舞台,更像一条纽带,把灵台学子和故乡紧紧相连,饮水不忘思源,爱心长远延续。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记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
下一篇:林清:“随手一善”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