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中国公众捐款》新书发布会举行

时间2021-02-08 14:07:48   来源:慈善公益报 

 


 

探索中国公众捐款的整体特征

——《中国公众捐款》新书发布会举行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2月3日,“《中国公众捐款》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本书已于2020年12月出版,作者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人员。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本书研究与创作团队主要由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11位学者组成。主要作者有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韩俊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邓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马剑银。

  研究与创作团队自2018年底开始,基于京、浙、吉、赣、川、甘6省(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以及儿慈会、轻松筹等5个组织和平台的深度案例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围绕谁捐、怎么捐、捐给谁等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公众捐款生态体系的各个方面,呈现中国当下公众捐款的普遍特征,挖掘公众参与捐款的系统性条件和现实障碍。

  《中国公众捐款》通过对多个优秀公益机构的调研分析,获得实际可参考的中国公益慈善筹款的优秀经验。同时基于对捐款供给方的了解,提出解决方案以赋能募捐平台和社会组织,带动更多人从尝试捐赠迈入长期捐赠再到积极参与公益慈善的良性发展。

  《中国公众捐款》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对决策者和非营利部门从业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该研究也为进一步进行国际比较奠定了基础。

  在涉及“谁在捐”的问题上,该书调查显示:有39.31%的个人曾在过去三年里捐过款,过去一年(2018 年度)的比例为 32.54%。这一比例比国内已公开的相关研究数据略高,但远低于西方主要国家的公众捐款比例。2018年中国公众日常捐款的总金额约为1526.35亿元。这一数额约占当年GDP(90.03万亿)的0.17%,显然这一比例较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

  在涉及“为什么捐款或不捐”问题上,调查显示,捐款者处于前三位的重要原因分别为“有余力者应该帮助别人”(60.2%)、“被救助或募捐的信息所感动”(36.6%)以及“捐款体现了公民的责任”(18.4%),即内在价值的实现是公众捐款最重要的动因。

  非捐款者则倾向于淡化个体内在价值层面的影响,转而强调自身经济条件、身边氛围的影响、组织的可信任度或社会政策等客观环境的制约。如“没有足够的钱进行捐赠”(50.70%)、“不能辨别求助信息的真假”(42.80%)、“周围的人很少捐款”(29.70%)、“担心所捐款项不能得到合理使用”(25.10%)、“捐款解决不了多大问题”(22.80%)、“没有相关的求助或募款信息来源”(17.20%)、“没有方便可靠的捐助途径 和平台”(15.30%)以及“不相信募款的慈善组织或机构”(11.50%)等。

  在涉及“捐款到了哪里”的问题上,调查显示,有55.5%的捐款人选择了网络个人求助和互助平台,32.40%的直接捐给了受益人,16%的捐给了慈善组织,捐给单位或集体组织的比例为15.4%,捐给指定网络公募平台的捐款比例为 8.9%。公众捐款对象最多的依次是儿童青少年(41.10%)、残疾人(17.00%)、老年人(14.00%) 和妇女(6.00%);接近60%的受益对象为陌生人,而捐款对象是熟人的比例为31.6%。医疗健康、减灾与救灾、扶贫与发展是中国2018年度公众捐款的最多三大领域,分别占 50.90%、15.40%和11.70%。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慈善和互联网慈善中依然流淌着大量基础慈善和互助的古老基因。因此,慈善文化也是横亘在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面前有待发掘的宝藏。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老两口相搀相扶捐善款
下一篇:墨脱县兄弟俩遇急难 慈善会救助显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