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慈善公益报>头条

基层慈善组织充分释放能量

时间2020-09-16 00:22:09   来源:慈善公益报 

 


 

基层慈善组织充分释放能量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慈善工作系列报道之六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希文 通讯员 梁文龙 纪效专)一个城市因慈善充满了爱,一个乡村因慈善变得更美。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将慈善组织向基层延伸,构建起区、镇、村三级慈善网络联动机制,拓宽了民间参与公益的渠道,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助、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变成现实,为保障民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基层慈善组织的正能量得以充分释放,被誉为了解民情的“顺风耳”,慈善救助的“及时雨”。

弥补镇村慈善组织网络空白

  今年6月3日,丹阳市天怡房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淮安区慈善总会共同签署协议:“天恒”公司在淮安区慈善总会设立本金为100万元淮安天恒慈善助困冠名基金,并成立淮安区慈善总会丹阳市天怡淮安天恒房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慈善分会,下设锦绣山阳、天恒王府、淮安人家3个物管小区慈善工作站。把慈善救助活动向物管小区延伸做了有益尝试,更为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探索了新路径,此举在江苏省是首创。

  到今年6月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淮安区建成了城乡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广泛覆盖的慈善组织网络,形成了区慈善总会一级法人,镇(街道)慈善分会二级管理,村(社区)慈善工作站三级运作的慈善工作体系。在395个基层慈善组织中,镇(街道)慈善分会16个,区直机关系统和企事业单位慈善分会15个,驻外慈善分会2个,物管小区分会及工作站4个,学校慈善分会1个,村居级工作站357个。该区慈善总会依托外地淮安区商会,分别成立了上海、秦皇岛慈善分会,实现了慈善组织向企业、学校、医院、乡村、物管小区、省外淮安区商会延伸,与需要救助的特困群众实现了零距离接触、零距离救助。

  在基层慈善组织建设过程中,该区慈善总会在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基金、有办公场所“六有”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五有”要求,即有慈善文化宣传、善款募集、及时救助、阳光透明、慈善志愿服务。

  “村居慈善工作站就在市民身边,工作站的同志生活在社区,对左邻右舍情况十分熟悉,更接地气。”山阳街道办事处慈善分会会长胡长荣告诉记者:“一人受助,全村晓得,有了慈善工作站,救个急、解个难,大家都说好。”

  漕运镇渔民村王风英过去到区慈善总会申请救助,赶到镇里再坐车进城要2个小时,然后再换乘市区公交,往往人没到,就已经晕头转向。“现在真的很方便,直接到村慈善工作站申请,然后区慈善总会就把尿毒症患者的5000元救助善款打到我卡上,又快又好。”王风英说。

基层慈善组织活力迅速提升

  过去,困难群众如果要得到慈善救助,只能向区慈善总会申请。这既不方便群众,还加大了慈善总会的工作量,困难群众也得不到及时救助。针对这种情况,2017年,该区慈善总会在审批流程不变的情况下,采取总会出题目,上下一起做的方式,激励基层慈善分会和慈善工作站设立慈善基金,推行谁募集善款谁使用的方法,使分会有依托,总会有抓手,有效地带动了基层慈善组织工作的开展。

  好思路带来新局面,淮安区各慈善分会、工作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充分发动的基础上,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拜访本地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热心慈善事业的能人大户,广泛募集善款,来救助本地的特困人员。

  依托本地企业家,设立慈善冠名基金。2017年,淮安区慈善总会以“创设慈善冠名基金”为题,动员发动各分会与当地知名的企业家“结对子”,新设了“慈善助学基金”“慈善光明行”等10个慈善助困冠名基金,本金累计达2200万元,5年内每年将190万元利息款分别用于全区助学、助困、助医等慈善救助项目。施河镇慈善分会依托世界最大的草坪生产企业——江苏共创集团,设立了江苏省共创济困基金会,基金本金超过400万元。近年来,该镇慈善分会利用共创济困基金会,每年用于助学、助困、助医、助老、助孤、助残等慈善救助活动的善款近100万元。

  邀请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在家乡设立慈善基金。淮安区除了当地知名的企业家,还有很多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他们不仅为当地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还应家乡慈善组织的邀请,向家乡捐赠善款,设立慈善基金,支持当地慈善分会、工作站的工作。山阳街道季桥村慈善工作站联系在沪企业家,募集善款20余万元,设立“季桥镇爱心教育基金”。该基金已先后资助了45名贫困家庭在校生,还向困难家庭捐助8.93万元,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影响。石塘镇华洪生在秦皇岛市创办了盛景集团,多年来累计向家乡捐赠了500多万元善款,2017年又设立了本金为100万元的助学冠名基金,每年8月份资助60名当年考上普通院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大学生。

  把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互助性质的慈善救助基金。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特别是刚摘掉省定特困乡镇、贫困村帽子的地方来说,设立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冠名基金显然有难度。淮安区慈善总会降低门槛,与镇、街道协商,采取一事一议办法,设立慈善互助基金,自行管理、自主使用。茭陵乡大胡村是抗战时期著名的“大胡庄战斗”战场,曾经是省扶贫工作队重点帮扶的贫困村,全村有1036户人家,4141人口,2018年春节后,该村两委带领党员自愿组织起来,率先成立了慈善救助站,制定了《章程》,从经费来源、资金管理、救助原则到慈善救助申请等方面,向全村公开。慈善互助基金成立后,有一半村民加入,每户捐款100、300元不等,善款总额已达到7万多元。这种小病小灾不出村的做法,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淮安区慈善总会决定扩大大胡庄做法试验范围,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在面上予以推广。

基层网络救助能力明显增强

  淮安区各级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赈灾救灾迅速有力,但在群众遇到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火灾等急难救济方面有点“迟钝”。该区慈善总会发挥慈善分会、工作站拾遗补缺作用,瞄准了应急性救助,让群众心里有了依靠。

  区慈善总会规定,对于小额救助的,凡设立慈善基金的慈善分会,有权与基金设立者商定后,确定救助金额,无需层层上报便可“救急”,体现一个“快”字,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人称“花善人”的花建松是原溪河镇大车村人,他拿出企业20%的利润,支持慈善事业。在区慈善总会指导下,他不仅在自己的企业成立慈善分会,积极支持慈善事业,还在大车村成立了慈善工作站。为了让工作站发挥好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消息发布的作用,他给工作站送去善款,实行分会和工作站联动的方法,及时有效地对遇到急难的村民进行救助。村里王某、花某、刘某遭灾或得了急病,工作站向他们三人共发放了4万元的救助金。听说本镇朱周、墩胡、韩刘等村慈善工作站善款不足,他毫不犹豫给予支援。该区朱桥镇三姓村、毕圩村、小闸村、马塘村慈善工作站,车桥镇大兴村、施河镇戴孟村、瓦屋村和淮城街道新城社区慈善工作站都得到了花建松的支持。这些工作站及时对有急难的群众提供了救助。自2017年以来,他每年资助工作站60万元,30多人获得了他的及时救助。

  苏嘴镇分会通过及时有效地救助,使200多名困难学生顺利入学,200多名大病患者得到救助,帮助20户困难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中秋、春节慰问病、灾和特困家庭近400户,累计投放善款达180万元。“善款救助虽然不多,但及时送到需要的人手里,受助者感到了一份温暖。”该镇慈善分会会长郭秋香说:“人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慈善分会和工作站就能解近渴。”

  对于数额较大的救助,由慈善分会通过“慈善救助绿色通道”,向区慈善总会提出申请,就能快速得到解决。陈洪年是1991年退伍军人,妻子是下岗职工,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家庭十分困难。妻子需要办理病退手续,但无力承担需补缴的社保费用。慈善分会认为,陈洪年是个特例,如果帮助陈妻解决补缴社保费用问题,这个家庭今后就有了一份稳定的退休工资,经济状况会有较大改善,应当考虑给予救助。该区慈善总会很快批准了慈善分会的申请,给予陈妻1万元特殊救助。

  “很感谢慈善分会,两天就办理好手续,把1万元善款送到我手里。”在采访过程中,作为受助人儿子,陈开将对记者反复说道:“要不是慈善分会的帮助,这日子都没法过了。”陈开将的父亲骑电动车上班途中撞上停在路边的垃圾清运车,导致颅内出血和右腿骨折,脑部和右腿分别做了两次手术,仍在ICU抢救。作为特困家庭出现这样变故,更是雪上加霜。区慈善分会及时提出申请,通过“慈善救助绿色通道”,为陈开将申请到了1万元困难救助。

  像陈洪年、陈开将这样需要紧急救助的群众,在淮安区各慈善分会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胡可明一行看望先心病患儿
下一篇:三部门加强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