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慈善公益报>要闻

以慈善之心让贫困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时间2021-11-15 07:53:27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艾捷)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市西城区的共产党员杜姝及其团队,主动担起了巩固扶贫支援成果,促进教育公平的历史责任。2019年11月发起“Susan教英语,互联网乡村教师”公益项目,用“云端课堂打破教育围墙”,将教育和慈善结合,进行远程网络扶贫,免费教授全国儿童英语,让全国各地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免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迄今,杜姝及其团队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历时2年,制作完成2000余集高质量免费课程,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播放、更新。全网浏览量已超过3亿次,近百万名全国儿童从中受益。

  杜姝及其团队在免费课程的设计制作过程中,以素质教育为立足点,以“学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为根本方向。注重知识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健康人格、动手能力,以及心理建设,努力让孩子们“人生出彩,人人出彩”。

  在两年的实践中,慈善和教育公平的有机结合,涌现出无数生动感人的故事:

  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的“云学生”刘卓明,是一名听力障碍者,日常需要佩戴助听器。妈妈之前对他的期待是“能开口说话就行了”,父母也都不懂英文,导致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强。通过一年多免费课程的学习,刘卓明被深深吸引,在杜姝的鼓励下,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并在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来自深圳市一城中村的“云学生”刘咏雪,父母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经营着一家早点摊,一家三口的吃、住、工作,都在这里。父母起早贪黑,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地赚钱养家,刘咏雪有时还要帮忙打包。在这样嘈杂忙碌的环境中,她开心地学习免费课程,小小年纪就已经树立了“学好英语,给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远大志向。

  李沐浔来自河北无极县,用妈妈当时的话说,这是一个“18线小县城,河北只有2个县高速口还没开通,我们县就是其中一个”。但在学习免费课程的过程中,小沐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每天欢声笑语,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妈妈风趣地说:“县里虽然没通路,我娃学习却上了高速”。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绿水青山中,通过网络学习杜姝的免费课程。孩子们的家长不再焦虑了,还和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快乐中受益。杜姝和团队把互联网作为手段,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除了通过免费课程让欠发达地区的孩子爱上表达,大胆开口,杜姝及其团队还设立了“Susan奖学金”,帮孩子们点燃希望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至今,已有100多位“云学生”获得奖学金。

  在未来,杜姝及其团队将继续探索慈善和教育公平的结合点,以慈善之心,行教育公平之路。把物质上和知识、精神上的慈善有机统一,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风雨同舟 “豫深”情重 ——深圳市慈善会调研河南洪涝灾后重建工作
下一篇:民政部曝光10个涉嫌非法社会组织